第一部分:家庭背景(2009年前)
我來自單親家庭,小學時,爸爸離家,剩下媽媽一人。自此,媽媽缺乏安全感,只顧賺錢,妹妹和我在媽媽的恐懼中成長,充斥著無力感,無力做自己想做的,更無力活出自己的人生。2006年,神把爸爸帶回家中,但家中的格局絲毫不變,我亦發現我的個性問題嚴重,影響身邊的關係和工作,2008年,我失業,過了一年廢青的生活,山窮水盡。2009年,神引領我到浸會大學教書,認識到同為浸大講師、基督徒輔導員Brent,再加上就讀天主教小學和基督教中學,潛意識認為只有耶穌才能解決我的問題,於是在2009年決志信主,2012年受洗。
第二部分:聖經是神(2009年至2019年年中)
決志信主開始,至2019年5月之間,我由參加查經班,到帶領查經班,一直無法完全擺脫一個牢固的想法:「聖經是神」。我依仗自己讀書能力不俗,努力讀經,力求自行在經文中找出方法,解決關係問題。九年半以來,我的靈命的確有點成長,但家庭關係卻一點起色也沒有,全家仍被罪綑綁,媽媽充滿苦毒、爸爸充斥罪疚感、妹妹無力改變。
第三部分:改變契機(2019年5月開始)
2019年5月某天,我翻開一本前查經班導師Brent推介的書,名叫「Safe People」。書中提到如要作出改變時,必須先與神建立關係,再藉神跟身邊很多不同的人建立關係,開放自己,接受神藉不同的關係提供改變時所需的一切協助。我深刻反思,信主九年半以來,讀經尚算積極,建交卻十分消極。
第四部分:積極建交
首先,我找Brent代禱,告訴他,想積極建交。我加強聯繫我負責代禱的組員、主動在教會跟人打招呼、增加跟朋友的飯局、出席素未謀面的中學同學聚會、在大學跟學生相約午膳......好像在為某個潛藏多年的改變積極預備。
第五部分:第一場屬靈爭戰
2019年12月尾,我跟組員一起踩單車。活動後,組員帶我到大埔玩狗。一下子,浮現出童年時在姨媽家跟表兄弟姊妹一起養三隻狗的情景。回家後,我告訴媽媽渴望養狗,媽媽像缺堤的大壩一樣,口中不停說出種種的恐懼,其中最大的是「誰負責」。即使我承諾負全責,媽媽仍繼續點算其他憂慮。我跟媽媽日吵夜鬧,吵架後我情緒很大,畢竟媽媽為家付出很多,理應尊敬愛護。但我卻不想跟著媽媽的恐懼行事,所以吵架後向神不絕禱告,找當下和過往的查經老師Maggie和Brent代禱,跟好朋友傾訴,以盡快舒解情緒,回覆動力,再投入屬靈爭戰。同時獲愛狗的教友Joel和Charmy支持,並尋求獸醫姊妹Meana的協助,解決了很多養狗的實際問題,最終把成功把狗仔帶回家中。狗仔回家後,由童年至今幾乎零交流的爸爸媽媽竟然因狗仔溝通起來,妹妹亦告訴我能打破虛假承諾,實踐養狗的興奮,如墳墓般沉寂的家仿佛透出蘇醒過來的生氣。
第六部分:第二場屬靈爭戰
但要一家四口復活起來,一隻狗仔還不夠。剛好媽媽說愛貓,我就動手籌備再要一隻貓。宣佈決定時,媽媽加倍失控,我們在太子的寵物店外直接激辯,最後我暫時退讓。但我未死心,尋求貓主Maggie和Sophia的協助,但家中仍是我一人爭戰,感覺乏力。有一晚,在前往馬鞍山BSF的聚會時,我向神呼求:「神啊,雖然家中只有我一個基督徒,但這不等於要我長期一人爭戰,我很累,我需要你協助。」不久,神讓我想起妹妹。我向妹妹求助,怎料妹妹在一小時後主動協助裝蚊網,後來還加入游說行列,爸爸的態度轉變,媽媽開始軟化。
結論:神是神
爭取養貓養狗,不但是重拾失落多年的愛好,更讓我成功打破九年半以來對神的局限,依靠神的大能一步一步驅除我積存體內多年的無力感,懷著信心坦言接受神通過我身邊千絲萬縷的關係,全方位地協助我,切實地體驗到遠遠超越聖經的真神。
發表新回應